國際標準的會展設施
臺灣積極建構國際級之會展場館,包括「臺北世貿展覽1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臺北南港展覽1館」、「臺北南港展覽2館」、「高雄展覽館」、「大臺南會展中心」,建立北中南會展發展之多核心。 其中,「臺北南港展覽1館、2館」合計可提供約5,000個標準展覽攤位及不同功能的會議場地。「大臺南會展中心」自111年4月21日開始營運,另為利建築與環境互利共生、永續經營,並營造安全、健康、便利、節能的人性化空間,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及銀級智慧建築標章。另目前規劃中的尚有臺中市水湳國際會展中心以及桃園會展中心等,可望帶動臺灣會展產業邁入新紀元。
臺灣以3C產業的蓬勃發展聞名於世,更將高端科技應用於會展活動,例如APP、QR-Code、Facebook、RFID等及免費Wi-Fi等,為會展人士提供先進、便利與即時之服務,搭配臺灣親切、高效率之專業服務,令國際商旅人士留下深刻印象。
國際會議活動
臺灣在醫學、資訊與科學等領域之研究水準揚名國際,同時與國際相關學會、協會等密切交流,造就了臺灣專業且成熟的會議市場。根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全球協會型國際會議場次統計資料,2019年在臺舉辦協會型國際會議數達163場,足見臺灣會議產業實力。
實務經驗豐富
厚實的學術根基,帶動臺灣學術研究之風氣,醫學、生技、資訊科技等研究能量豐沛,產政學等相關組織與國際交流頻繁,造就了臺灣舉辦國際會議實力!
在臺舉辦之國際會議與企業會議暨獎勵旅遊,例如:
- 2013中國大陸安麗直銷(12,000人)
- 2013麥當勞 Manager Conference(2,500人)
- 2014年第十一屆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國際研討會暨第十九屆台灣癌症聯合年會(2,700人)
- 2014年第32屆世界泌尿內視鏡醫學大會(2,900人)
- 2015南京中脈海外進修研討會(9,600人)
- 2015世界家庭醫師組織亞太區域會議(3,600人)
- 2015年第七屆亞太感染管制國際會議(APSIC,3,300人)
- 2015年第八屆亞洲急診醫學會議(2,200人)
- 2016第31屆亞太眼科學術會議(APAO,3,800人)
- 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1,000人)
- 2016年國際青年商會亞洲太平洋地區會員代表大會(8,000人)
- 2016年第11屆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糖尿病會議暨第8屆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4,000人)
- 2017年第16屆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聯盟大會(2,400人)
- 2017年第一屆亞太職能治療學術研討會(2,000人)
- 2017年國際獅子會第56屆遠東暨東南亞年會(20,000人)
- 2017 WCIT世界資訊科技大會(2,600人)
- 2017年第三十屆國際化療及感染會議(2,300人)
- 2018年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16,000人)
- 2018年第八屆亞太生殖醫學會議(1,300人)
- 2018世界水產養殖學會亞太區年會(1,800人)
- 2018年亞太心臟學大會(3,500人)
- 2018 日本豐田汽車獎勵旅遊(1,700人)
具備競爭力產業
臺灣擁有各專業領域人才、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發實力,且特定學術領域(例如資訊、醫學等)之研究水準皆高於亞洲鄰近國家,加上臺灣包括資通訊、光電、半導體、自行車等多項產業均具有國際競爭力,且在臺灣已形成完整產業聚落,更成為臺灣發展會展產業的強大後盾。
便捷交通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方、太平洋西岸的東亞島弧間,是亞太經貿運輸的重要樞紐,北中南均有國際機場,計有57家國際知名航空公司在此提供服務,每週有近5,000航班,可連接116 個城市、包括1400航班飛往中國大陸49個城市,與國際間的往來非常便捷。
臺灣境內的大眾運輸系統便利,除臺北、高雄兩大都會區內有四通八達的捷運系統外,安全舒適的高鐵更使得臺灣從北到南只需96分鐘,不僅滿足商務人士在短時間內洽談業務的需求,更可進行觀光、購物和品嘗美食。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國際航線、航班,對發展會展活動更是一大利基。

豐富觀光資源
臺灣除了擁有一流的會展軟硬體設施和優秀的工作團隊外,還有豐沛的觀光資源,許多特殊地形、奇特的自然景觀、以及優美的海岸風光,此外,臺灣的美食及臺灣人的好客及熱情,更為人津津樂道,大幅提升國際商務人士來臺參與國際會展活動的興趣。
專業展覽活動
依據UFI「亞洲會展排名」報告指出,2018年臺灣計有5個展覽館、140項展覽列入統計,展覽總銷售面積計有86萬3,750平方公尺,排名居亞洲第6名。2014年高雄展覽館啟用,該館規劃約1100個攤位,促使「臺灣國際扣件展」、「臺灣國際遊艇展」及「高雄國際食品展」3項大型國際專業展覽展出規模創新高,勢將有助臺灣整體展覽規模的擴大。此外,臺灣先進的資通訊科技及產業聚落優勢,更有效提升臺灣展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多元專業展覽 薈萃無限商機
臺灣優勢產業實力,造就每年辦理逾80項專業展,包括資訊電子類、機械類、自行車類、汽機車類、運動類、食品類、文具禮品類及醫療健康類等等,也成就許多知名國際大展,其中,全球第2大的臺北國際電腦展、臺北自行車展更是業界典範。根據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調查,臺灣平均展覽面積居亞太地區第2位。臺灣具執行大型專業展覽能力的展覽公司逾20家,他們以成功的經驗,帶您開發全球市場、媒合最佳商機。
結合產業聚落優勢
臺灣全島交通便捷,買主前來臺灣採購參觀,可迅速地在2小時內藉由高鐵網絡親臨各產業聚落,包括北部的資訊、通訊,中部的工具機、木工機、自行車、手工具及南部的汽車零配件、塑膠加工機、光電、遊艇、扣件等產業。
兩岸展覽業交流日趨密切
臺灣與中國大陸於2013年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架構下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未來兩岸展覽業的交流合作將更密切,商機無限,前進臺灣可作為開拓中國大陸市場的絕佳跳板。
榮獲國際組織獎項
3座展覽館、4項展覽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碳足跡驗證與溫室氣體查驗
11項國際專業展榮獲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可
- 2010年世界博覽會臺灣館(Expo Shanghai),獲得眾多獎項肯定
- 2012年榮獲世界貿易中心協會(WTCA)8項最佳營運證,包括展覽設施及服務、會議設施等
- 2012年榮獲美國網路行銷協會(Web Award)4獎項,包括B2B、資訊服務等
- 2012年榮獲國際會議協會(ICCA)最佳行銷獎
- 2014年臺北國際電腦展榮獲UFI Marketing Award
- 2015年「亞洲超級團隊競賽」榮獲國際SITE 之「年度最佳獎勵旅遊行銷獎(Crystal Award)」,以及史迪威大獎(Stevie Awards)年度商業行銷活動類金獎殊榮
- 2015及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連續二年榮獲AFECA「最佳專業展覽獎(Outstanding Trade Exhibition Awards )」第一名
- 2016年「臺灣會展領航計畫─綠色會展專案」榮獲UFI永續發展獎。
- 2019年「TTG Travel Awards年度最佳會展局(Best Convention & Exhibition Bureau)殊榮
- 2019年「Stevie Awards國際商業大獎(International Business Awards)銅獎
為推廣臺灣成為亞洲辦理國際會議、展覽之首選地點,並鼓勵海外企業來臺辦理企業會議暨獎勵旅遊活動,本計畫提供多項友善及便利的客製化服務:簽證申請、行程推薦、場館介紹、業者媒合、詢詢服務。
MEET TAIWAN 推動臺灣會展產業發展計畫
爭取國際會議來臺舉辦
設立「經濟部推動會議展覽專案辦公室」,提供客製化競標服務,協助國內NGO爭取國際會議來臺舉辦,並提供業者補捐助及彈性入境等諮詢服務。
我國會展行銷策略及宣傳推廣
組團參加國際會展產業專業展覽並辦理推廣說明會進行推廣,透過國際專業會展媒體宣傳我國優質會展環境與形象,打造臺灣成為全球會展重要目的地。
會展產業調查及研究
進行我國會展產業相關研究,以研提未來發展與政策建議,作為推動我國會展產業發展之重要參考。
維運我國會展入口網站
臺灣會展網內容涵蓋我國會展活動、產業現況、會展補捐助、場地導覽及會展人才培育等資訊,提供豐富且完整資訊供國內外會展主辦單位查閱。
會展人才培訓與認證
開辦會展相關課程,並與國際會展組織合作,引進CEM、CMP及CIS國際會展認證,輔導從業人員取得認證,提升我國會展從業人員素質及專業服務,相關訊息請見。